Please wait a minute...
国际政治科学  2023, Vol. 8 Issue (2): 135-163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威胁认知差异与制衡成败
候为刚()
全文: PDF(1442 KB)   HTML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面对霸权国扩张的威胁,组建制衡联盟是一国的潜在反应之一。起初具有相似条件的联盟,为何有的最终能由松散制衡转向紧密制衡,实现对霸权国的彻底制衡,而有的却未能实现这一转变,最终制衡失败?既有研究旨在为这一问题提供宏观的结构或观念因素解释,较少涉及威胁认知模式这一微观视角。对此,本文尝试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提出一套解释制衡成败的理论范式。该理论范式认为,盟内成员对霸权国扩张的威胁感知异同是能否驱动制衡机制由松散转向紧密,进而影响制衡成败的重要动力。对反法同盟和反秦联盟进行比较后发现,应对霸权国扩张的联盟能否实现由松散制衡向紧密制衡转变,是制衡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一项重要机制;而能否克服因霸权扩张产生的威胁感知差异化问题,是影响成员的制衡意愿和集体行动能否统一,促使松散制衡转为紧密制衡,实现制衡成功的重要驱动因素。尽管生存需求是驱使各国选择制衡的潜在动力,但高度异质的威胁感知会制约有限的制衡意愿并带来多样化的制衡策略,进而增强制衡过程的复杂性及效果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威胁感知异同制衡成败反法同盟反秦联盟    
     出版日期: 2023-11-17
作者简介: 候为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uirhwg@163.com

引用本文:

候为刚. 威胁认知差异与制衡成败[J]. 国际政治科学, 2023, 8(2): 135-163.

链接本文:

http://qjip.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3/V8/I2/135

图1  关于威胁认知模式形成的初步分析框架
图2  威胁感知差异影响制衡成败的分析框架
表1  反法同盟和反秦联盟的制衡结果
表2  反法同盟制衡概况
表3  反秦联盟制衡概况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