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大国协调与国际金融组织决策效率<sup><xref ref-type="fn" rid="note1">1</xref></sup>
Please wait a minute...
国际政治科学  2021, Vol. 6 Issue (1): 93-119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大国协调与国际金融组织决策效率1
刘玮,宋锦,李曦晨
全文: PDF(1400 KB)   HTML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为什么同一国际金融组织对不同项目的贷款批准时长会存在差别?既有研究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规模和条件的分配政治进行了丰富研究,但对贷款批准时长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缺乏充分讨论。文章构建了一个共同代理的理论框架,并以世界银行作为案例,探究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决策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章发现,核心股东国在追求本国利益过程中产生的协调成本总体上会降低世界银行的决策效率。当核心股东国的利益攸关度较高时,贷款项目设计的专业性让位于大国政治利益,环境与社会风险评级对项目审批时长的影响减弱。核心股东国的偏好异质性会增加协调成本,显著延长项目审批时间,但其影响会随着核心股东国整体利益增大而减弱。当核心股东国的偏好强度较高时,核心股东国的内部交易倾向会抑制大国协调成本对国际金融组织决策的拖延作用。上述研究发现的现实启示是,除了改革冗余的行政程序,包容性地提升大国政治利益攸关度有利于提升国际金融组织的决策效率。

关键词 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发展援助委托—代理大国协调    
     出版日期: 2021-03-10
作者简介: 刘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电子邮箱:sjz-liuwei@cass.org.cn|宋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电子邮箱:songjin@cass.org.cn|李曦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lxcsunshine@163.com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1”的文章,特向您推荐。请打开下面的网址:http://qjip.tsinghuajournals.com/CN/abstract/abstract155951.shtml" name="neirong"> 1">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刘玮
宋锦
李曦晨

引用本文:

刘玮,宋锦,李曦晨. 大国协调与国际金融组织决策效率1[J]. 国际政治科学, 2021, 6(1): 93-119.

链接本文:

http://qjip.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1/V6/I1/93

表1  2000—2018年IBRD年均投票权排名
图1  估算批准时间的分布及其与指数分布函数的对比
注:图中曲线为一个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所估算批准时间的分布特征,我们设定该指数分布的均值为1.5年,方差为1.82。
图2  世界银行援助项目的批准日期与项目编号的分布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公开资料,由作者自行绘制。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59
表3  随机前沿模型的主要回归结果
图3  政治偏好异质性在不同政治偏好强度下的系数变化
注:(1)图中绘制了政治偏好强度的密度分布直方图,右轴为G6政治偏好异质性系数,左轴为分布密度。(2)垂直于x轴的两条附加线,分别对应G6政治偏好强度等于3.36和4的取值。其中,G6政治偏好强度等于3.36时,政治偏好异质性系数取0;G6政治偏好强度大于4时,政治偏好异质性边际效应统计显著。
数据来源:根据表2中模型(3)的回归结果计算,作者自行绘制。
图4  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评级在不同政治偏好强度下的系数变化
表4  稳健性检验的主要结果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