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预测:2024—2025年中国—东盟关系将在总体提升中面临新挑战1
本文引用格式
傅聪聪, 吕蕙伊.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外关系定量预测组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越南的关系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中印尼双边关系分值从5.1上升至5.7,中越双边关系分值从5.3上升至5.9。这一变化趋势与此前预测基本吻合,即在大国战略竞争态势下,印度尼西亚在中美之间采取了“对冲战略”,越南则延续了“中美平衡”策略,其中高层互访、经贸合作推动了中越、中印尼关系分值提升。此外,越南先后与韩、美、日、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验证了此前“中越关系可能面临更多外部压力”的预测。
一、2023—2024年中国与东盟关系持续向好
“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与东盟关系(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呈现四个显著特征。首先,双边关系持续向好,政治关系快速提升,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2024年初,印尼、老挝、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多位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和外长相继访华,显示有关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同时,中国在2023年与除缅甸外的东盟九个国家领导人实现密切政治互动,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中越同意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表1为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高层政治互动汇总。
表1 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
东盟国家 | 双边关系水平 | 高层政治互动 |
东盟 | 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2023年) |
文莱 |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会见文莱苏丹博尔基亚(2023年) |
柬埔寨 |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柬埔寨时任首相洪森访华(2023年) |
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访华(2023年) | |
中国外长王毅访柬(2024年) | ||
印度尼西亚 |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印尼时任总统佐科访华(2023年7月、10月) |
中印尼命运共同体 | 印尼新当选总统普拉博沃访华(2024年) | |
中国外长王毅访印尼(2024年) | ||
老挝 | 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访华(2023年) | |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老挝政府总理宋赛访华(2023年) | |
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 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访华(2023年) | |
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访华(2024年) |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访华(2023年) | |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中国外长王毅访马(2023年) | |
中马命运共同体 | 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访马(2023年) | |
马来西亚副总理法迪拉访华(2023年) | ||
缅甸 |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缅命运共同体 | 外长访缅并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2023年) |
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访华(2023年) | ||
菲律宾 | 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华(2023年) |
新加坡 | 新加坡时任总理李显龙访华(2023年) | |
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 | 新加坡时任副总理黄循财访华(2023年) | |
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访新(2023年) | ||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访华(2024年) | ||
泰国 |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访华(2023年) |
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 | 泰国总理赛塔访华(2023年) | |
泰国诗琳通公主访华(2024年) | ||
越南 | 越南总理范明政访华(2023年) | |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越南时任国家主席武文赏访华(2023年) | |
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进行国事访问(2023年) | |
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访华(2024年) | ||
越南副总理陈流光访华(2024年) |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外交部网站(https://www.fmprc.gov.cn/)资料整理。
图1
图2
第三,海上争端等区域问题导致双边关系局部震荡。从中外关系数据可以发现,海洋权益争端是影响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中越关系的负面分值主要集中于海洋权益问题(如图3所示)。
图3
第四,中国地区影响力持续提升,超越美国成为东南亚国家“首选”。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发布的《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显示,中国是东盟最具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经济影响力遥遥领先于东盟、美、日和欧盟。由于在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期间提供军事援助并导致平民伤亡,美国在东亚的政治影响力急剧下跌,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综合影响力也呈现显著变化。2024年有50.5%的受访者在中美间选择中国,这是2020年以来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首要选择。
二、中国—东盟关系总体持续提升
预测组认为,2024年秋季至2025年秋季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总体关系仍将持续提升,与大多数国家将保持高水平的互动,然而与部分国家依然会出现关系紧张。从分值变化结果看,中越、中印尼关系相比2023年将继续平稳上升,中越关系有望重新返回“友好”水平,而中印尼关系则将首次攀升至“高等”水平。
推动未来一年内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稳步提升的关键原因主要包括双边政治互信、密切的经济关系以及东盟国家政权稳定与合法性需要。首先,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领导层有意愿维护并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双方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彼此间认知积极,能够有效推动双边关系提升。在“新冷战”、地缘政治对抗、“选边站队”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密集互访凸显了彼此间的政治互信和发展双边关系的意愿。东盟各国精英对华认知积极,普遍认为中国是最具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大多数国家将中国列为首选对话伙伴。《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显示前几年地区舆论的天平一直向华盛顿倾斜,在2023年的调查中达到61.1%。2024年相关趋势发生逆转,50.5%的受访者认为东盟应该与中国而非美国结盟(2023年为38.9%),包括泰国在内的7个东盟成员国更倾向于中国。除菲律宾外,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精英对未来与中国的关系持积极态度,预测双边关系改善的受访者比例从38.7%(2023年)快速增长至51.4%(2024年)。
第二,中国在东南亚经济影响力稳步推进。“经济安全”是东盟综合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与中国密不可分。59.5%的东南亚国家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大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60万亿元,增长6.4%,占中国外贸比重的15%。其中,对东盟出口9633.7亿元,增长7.7%;自东盟进口6325.0亿元,增长4.5%。
第三,东盟各国经济转型需求驱动对华关系稳定性。制衡中国不是东盟国家的优先事项,这一地区多数国家的执政党派和政府为满足国内社会发展需求,维护经济安全,巩固其政权稳定性与合法性,选择在利益优先级和风险感知之间寻找政治上可接受的平衡,在大国之间维持“等距”或“积极中立”的策略。鉴于此,东盟国家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一方面有助于巩固和提升国内的政治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国内的经济转型与快速增长,包括数字经济、技术升级、能源转型和再工业化等总体规划的实现。
越南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头等优先和战略选择,双方正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但越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地区经济影响力也表示担忧。图4汇总了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中越双边关系分值与正负面事件分值。2024年调查显示,仅有12.3%和4.3%的越南受访者欢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在东盟国家中是最低的。
图4
中印尼关系在两国元首引领下实现稳步提升,2023年印尼时任总统佐科两度访华奠定了双边关系的良好基调。印尼新当选总统普拉博沃支持发展更加紧密的中印尼关系,有意愿延续佐科的对华友好政策,并初步塑造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以国防工业合作为亮点的外交框架。图5汇总了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中印尼双边关系分值与正负面事件分值。印尼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诉求、国内精英对华认知的变化将在未来一年推动双边关系继续提升。
图5
新加坡长期寻求与中美合作实现其亚洲经济中心的地位。尽管对美国有限结盟并对大国间冲突表示担忧,新加坡不认为中国对其构成安全威胁,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紧密并相信扩大对华安全合作是缓解紧张局势和维持互信的重要组成。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强调,“新加坡不会也永远不会站在美国一边对抗中国。毫无疑问,新加坡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崛起的影响,但他们要做的就是推动美国与中国和睦相处。新加坡对此非常现实。这不存在任何意识形态问题。”
三、中国—东盟关系面临新挑战
一是“去对冲”战略转向的挑战。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力度的加强,美国收紧同盟约束、加强经济拉拢,其亚太盟国日趋融入美国的安全与经济大战略,又将各自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议题安全化,恶化对华安全关系,实施由“对冲”至“去对冲”的战略转向。
二是“印太战略”冲击东南亚对华信任度。东盟国家对华对美认知的变化将影响其战略选择。巴以冲突是当前东南亚精英最关心的地缘政治问题,拜登政府的立场导致东南亚对美国维护国际秩序的信心减弱,而马泰文老印尼等国受益于“一带一路”,对华好感度快速上升。尽管如此,“印太地区”的大国战略博弈带来的现状变化风险是东盟国家最担忧的问题。调查显示,对中国经济与政治影响力表示担忧的受访者(67.4%和73.5%)比例高于表示欢迎的受访者(32.6%和26.5%)。持消极态度的受访者对领土主权、贸易不平衡等问题表达了关切。菲越缅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可能对其国家利益和主权构成威胁。
四、结语
2021年拜登出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高度重视东南亚,逐步加大对该地区的战略投入,聚焦外交、经济、军事三个维度,拓宽与东南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相比2020年的不确定性,